如果云知道
如果云知道音频:00:0007:11

朗读者:王慧敏
球盟会APP王慧敏,现就读于江汉大学。热爱舞蹈篮球,主持播音,擅长摄影、剪辑等。愿有前程可奔赴,亦有岁月可回首。
微雨中散步是最为惬意的一件事,但是这样的机遇今年来似乎不是很多,我和很多的祥云人一起盼望着这样美妙的时刻。有一种说法,说是快意人生的表现有:清溪浅水行舟,微雨竹窗夜话,暑至临溪濯足,雨后登楼看山,柳荫堤畔闲行,以上五种“快意”方式都与水有关,可见,只有在山水之间,有水相伴才具备了“快意”的一些条件,于是,我也仿佛附庸风雅一般,爱着水,盼着水,希冀体会与水关联的幸福快意。
而家乡是缺水的,众所周知,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,甚至6月,都是属于祥云的旱季,也许偶尔也会有雨水充足的年时,在春节前后迎合节令下上几场缓解饥渴的雨,但是冬春季节的雨水总是不够,在大春栽种来临之际,谷雨、立夏、小雨、芒种也会有小小的雨水,使忙于田间地头的农人欣喜异常,抓紧时节栽种,更多的时间却还是要仰望着蔚蓝天空上飘飞的白云,只盼望那些云朵能够知晓土地上人们的心意,多多降下一些甘霖。
很多的时候,我都在想:对于生我养我的家乡祥云,自己的依恋情感是无法用语言随意表达得清的,紫气东来、彩云降瑞,说的就是我的家乡啊!只有在云贵高原之上的天空才会如此透彻明净,白云才会如此绚丽多姿,阳光才会如此明澈灿烂,生活在这样气候适宜的土地上是多么幸运!我爱着彩云之下的这片土地,每次外出办事、旅游,短暂的新鲜体验之后我就彻骨地思念家乡,想念天空中明媚的阳光、清澈的空气、自由自在可爱的云朵。记得有一次到江南旅游,正是炎热的梅雨季节,空气潮湿得似乎随意抓一把就可以拧出水来,一张脸浸在热气腾腾的水汽中,连和亲人拉拉手就觉得黏滑不已,在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行走的我,气恹恹地对同伴说: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那是因为路途遥远,他没有去过云南,假如皇帝到了云南的话,他一定会对我们云南一见钟情,舍不得离去的!
现代著名文学家沈从文来云南的时候也是非常喜欢云南的山水流云,他写过一篇散文《云南看云》,载于1940年12月12日《大公报》,大作家笔下云南的云生动灵巧,具有生命力,文中写道:“云南的特点之一,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。尤其是傍晚时候,云的颜色,云的形状,云的风度,实在动人。”作家从中国北部的云写到南部的云、海边的云、渤海和黄海的云、河南的云、湖湘的云、四川的云、青岛海面的云,大手笔的天马行空,几个巨大的跨越来到云南:“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,它的特点是素朴,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挚厚而单纯。”我没有去过祖国那么多的地方,我只相信我们的云是独特而美丽的,正如大作家笔下所写:“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,和南海长年的热风,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,色调出奇的单纯,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。尤以天时晴朗的黄昏前后,光景异常动人。完全是水墨画,笔调超脱而大胆。”由此可见,云南的云有多独特,有多动人心魄!
因此,没有雨的日子,我常常仰望天上的流云,我想:如果云知道,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动态的游弋、多姿的形态、善变的色彩,更是雨水降临带来的生命希望,它会是如何的快乐与骄傲?世间百物,只有具备了被需要、被欣赏、被等待,就如同怀抱了一份浓烈的爱情,日思夜想,牵肠挂肚,望穿秋水,在彼此相依相恋的情意中感受幸福。如果云知道,一片叫做“祥云”的土地希冀着与天上的祥云紧紧拥抱,它是否会被深深地感动而泪流满面?
无论是干旱的季节,还是落雨的时光,我都爱恋祥云,只是我也更加喜欢“快意”地在溪边浅水处划着小舟,炎热夏日里伸出光脚丫戏水,或者微微小雨的夜晚在竹窗下和挚友聊天谈话,或者一场大雨之后登上钟鼓楼看雾岚迷蒙的远山,护堤柳荫下缓缓漫步……
如果云知道,我一定会拥有这样的幸福快意,因为,我家乡的名字叫做“祥云”。
作者简介
李雪,祥云县文联主席,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云南省演讲学会常务理事。在省内外文学报刊、杂志发表多篇文章,出版了个人散文集《陌上花》《家在祥云》。
图文发布 县融媒体中心
责任编辑 杨仕宇
图文审核 张敏来
图文总审 胡林果
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
投稿邮箱 3109820189@qq.com
媒体地址 龙溪小区308号(县融媒体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