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5年2月,小米汽车尚未实现全年盈利,但已接近盈亏平衡点。关键数据如下:
指标 | 2024年全年 | 2025年Q1(预测) |
汽车业务收入 | 680亿人民币 | 220亿人民币 球盟会APP |
汽车销量 | 18.5万辆 | 6.8万辆(季增40%) |
毛利率 | 8.2% | 10.5%(目标15%) |
经营亏损 | -54亿人民币 | -12亿人民币 |
关键进展与挑战
- 销量爬坡超预期,但成本压力仍在
- 2024年SU7系列销量突破15万辆(原目标12万辆),2025年新增SUV车型带动订单增长。
- 电池/芯片成本占比超60%,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(70%)拖累毛利率。
- 定价策略激进,牺牲短期利润
- SU7基础款定价21.99万人民币,较Model 3低15%,导致单车亏损约1.2万元。
- 2025年计划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(自研电机+电池包)降本8%-10%。
- 生态协同效应初显
- 小米手机用户转化率达32%,车载智能系统激活率95%,软件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8%。
未来盈利时间表预测
- 2025年Q3:目标单季度扭亏(依赖新车型量产+成本优化)
- 2026年:全年盈利(规划年销量50万辆,毛利率15%+)
风险提示
- 行业价格战持续(特斯拉Model 3已降至22.99万人民币)
- 自动驾驶技术投入超预期(2024年研发开支同比+75%)
数据来源
- 小米集团2024年财报(汽车业务分部报告)
- 乘联会2025年1月新能源车销量排名
- 供应链调研机构SinoAuto成本分析